查看原文
其他

你做的一切,最终会回到你身上

文:星云法师

佛法的真谛是寻找自我,只有找到了自我,才算是入了禅门,可是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其实不多,大多数人,只是懵懂的禅家门外汉。


这些门外汉,常常会忘记自我,从而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,在他们的心中,自己是依靠别人的评价而活着的,如果自己做了一件事,对方没有给出任何评价,那么,他就会非常焦虑,仿佛丢了东西一样。


禅者有了这种思想之后,很难成佛;凡人有了这种思想之后,则很难获得快乐。


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的时候,法缘非常兴盛,每次讲经,听众都挤得水泄不通。因此,就有很多的信徒提议兴建一座能容纳千人以上的宽大讲堂。



有一位信徒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里给诚拙禅师,说明黄金是要用来兴建讲堂的。


诚拙收下以后,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,忙着去做别的事情。信徒非常不满,心想: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,平常人可以用来过好几年的生活,诚拙禅师收了我这笔巨款,竟然连一句谢谢都没有!


信徒以为禅师可能不明白五十两黄金的意义,又再次强调。不料,禅师依然故我,没有任何反应。


信徒终于忍耐不住,大声地说:“喂,师父!我今天捐给你的可是五十两黄金呀,难道你连一句谢谢都不肯讲吗?”


禅师这时正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,听到这样的质问,就停下脚步说:“你捐钱给佛祖建讲堂,为什么要我谢你?你布施,是做你自己的功德。如果你是在做买卖,那么我代佛祖说声谢谢,你把谢谢带回去吧!从此佛祖与你的五十两黄金两讫,两不相干。”


信徒听完之后,羞愧而去。



一个真正做慈善、施舍因缘的人,他在意的不是外人的评价和反馈,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。他行善是为了消除自己的业障,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颂。这个信徒对别人的反馈过于执着,因此,他施舍的因缘,不是真正的因缘,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有一副好心肠罢了。这种人,就属于虽然舍了财,但却没有得到业果的。


信徒之所以这么做,是不明白那黄金在他手中的时候,是属于他的,离了他的手之后,就不再与他相关了。如果依然执着于这块黄金,那么黄金就不再是钱财,而是压在他心头上的一块石头,给他带来的只有烦恼。他每想一次那黄金,就相当于他又舍了一次财,心内自然会更痛一些。所以,他才会那般执着于诚拙禅师没有向他道谢,因为他还是不舍,还是太想得。



点击此处,更多精彩内容:


老人说:走霉运的时候,到这四个地方坐坐,可能会转运

人生的四大天规,比风水定律厉害百倍

5000字的《金刚经》总结出6个字,发人深省!

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,是不必讨好

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自证预言:你信什么,就会吸引什么

老祖宗的告诫:人到四十,一旦发现这二个暗示,往往是发迹的征兆

永远不要去追一匹马(深度好文)

吸引力法则:你变了,一切就变了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